一些人到现在还以为“全球化就意味着西方化”。西方人还认为他们在基因的某个方面比其他地区更加地优越。
我遇到过很多外国人,尤其是西方人提出过这个想法。这个问题像是在问:“为什么中国人不彻底放弃自己的传统语言?”
全球化是让自己的国家变的更好的过程,而不是“因为我们想要变得全球化,而要我们改变自己的一切”。
他认为应该向"先进的"西方文化看齐,用西方的方式来改变中国,最主要的一步就是废除汉字。文学巨匠鲁迅的态度更加尖锐,他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而取代汉字的首要选择就是拉丁文,但在接下来几十年的探索中,它们发现,中国不适合用拼音文字,因为汉字的同音字太多,“公鸡”“攻击”傻傻分不清。
汉字的学习模式使人在学习中变得非?:氖?,需要反复的记忆和练习,甚至连受过教育的大学生也会提笔忘字。
但它又是那么独特,那么符合咱们中国人的特点,单单一句“喜欢上一个人”就能琢磨出好几种意思来.....
此外,在历史上,西方从中国学习了更多的东西,比中国从西方学习的还要多。如果从中国带去的指南针,古代的欧洲没有任何能力出海远航,移民侵略。它们忘记了,中国在古代是多么的优秀。
西方实际上是从世界上最优秀的人那里学习的知识,西方是成功的。但是这种情况还将持续多久,仍有待观察。事实上,只不过是过去几个世纪左右,西方所做的事情相对更好更正确。
但它们现在也该意识到,虽然西方现在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最重要的还是集中注意力保持领先,而不是自以为自己很“特别”。一旦失去了领先的地位,你们便不再“特别”。
语言的进化是由它的使用者决定的,而不是其他不相干的人。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为了西方人和所谓的全球化而轻视甚至抛弃自己的语言。